物流整合系列之三:中国物流市场带给资本的机会
· 预期:中国物流市场带给资本的机会
资本如何看待物流产业,有几张图简单而形象地表面了产业结构和资本的兴趣:
如果将所有的物流细分产业按照横轴为服务,纵轴为价格来划分,我们非常明显地看到了资本喜欢的排序,那就是快递、快运、整车、多式联运等。除开价格因素外,显然高的服务要求能够创造价值!
我们再分析一下市场进入壁垒,在边界线的右下方的行业是许多创业者最青睐的行业,资产轻而壁垒高。卡车货代,国际海空运代理以及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平台商。
如果再结合我曾经画过的上边另外一张图,这张图表明了你要如何在物流行业选跑道。企业是否有成长的空间,是资本最关心的。下图说明你要去选一个能够将猪吹上天的风口!这个风口应当在我划的红圈之中。
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发展的大势,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十年,两条主线始终吸引着投资者的注意力,那就是城镇化和消费升级!所有为这两个目标服务的物流企业,都是资本关注的对象!
中国物流企业,在未来面临的挑战众多,但是最为重要的挑战却是如何追随以上两个主线,在3-5年的黄金窗口时间内构建一个跨区域的全国性物流网络,并在其上进行功能性强化整合,构筑进入壁垒,并在随后的10年内进行产业纵向价值链整合。这个10-15年的产业整合期,将会提供给资本无限的空间。
我要特别推崇两个细分市场,那就是快运市场以及冷链服务。
1. 快运市场:
在快运行业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德邦物流、天地华宇以及新邦物流等企业所占份额凸显了这个行业的分散,与美国一样,中国的物流企业家也看到了商机,目前从多方面出发再试图整合这个市场。在机构眼中,什么样的快运企业特性吸引他们呢?
以下几个因素是考虑的重点:
·资产强度:显然资本更看重轻资产的运营商。请大家看看上边边的数据,这是美国98年到08年10年来,轻资产卡车整合公司与重资产卡车运输上市公司的PE值对比,显然资本非常青睐轻资产模式,其给出的倍数平均高于重资产模式。这对PE机构来讲,同样的投入,可以多获近50%的回报。
·公司规模:大者恒大,大快运企业能够赚取超过其规模较小同行的估值溢价倍数。
·增长性 - 投资者将溢价给予明显可见的未来增长机会。假如预售模式成熟,那些为电商C2B2B服务的干线快运公司将会立刻获得较高溢价。
·毛利 – 企业的规模和增长不能以牺牲盈利的能力为代价。投资者焦点将集中在这些快运公司是否能够平稳地渡过各种经济周期密切。
·多元化的客户基础 - 客户集中在任何一个行业(特别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如汽车),对估值将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投资新邦还是恒路就变成了显而易见的选择。
·提供服务的宽度 - 提供配套服务,如经纪,多式联运,仓储的能力,将能够显著提升价值。
2.冷链服务:
毫无疑问,在强调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的今天,冷链服务充满了想象空间,在过去的3年里,也有许多冷链企业获得了机构投资。但我们看到的市场结果却不尽人意。那些拿到资金的上游冷链服务企业,一如既往的因袭了合同物流的命运,规模上去了,毛利却急剧下降。而反观那些服务于终端的冷链物流企业,且在城配和零担中获得了超额利润以及超速成长!
冷链服务业中有些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例如:
·服务产品的季节性无法避免,波动性需求和产能无法很好地匹配
·服务产品的个性化特性,使得无法以标准化运作的方式去控制成本和规避风险
·建设一个网络体系,意味着大规模的冷库建设投资!但是与快运等业态不同,这些冷库实际上不能真正作为平台枢纽来使用,每个冷库都必须按照所服务产品的特性去规划和建设,从而造成无法低成本复制。
·冷链物流网络中,由于个性化服务使然,并非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规模协同优势无法体现。
所以冷链物流的突破口应当选择为下游前方终端服务的食品服务(foodservice)上,我一直相信中国的SYSCO应当是冷链服务业者的未来!